查看原文
其他

[ OCAT深圳馆 | 作品介绍 ] 1342ºC——刘建华作品

OCAT深圳馆 2021-09-26

“1342ºC” 是烧制陶瓷时相对的最高窑温。以 “1342ºC” 作为刘建华最新个展的题目和对应OCAT深圳馆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 意味着他的这次展览作品以 “陶瓷” 为媒介的规定性,而陶瓷材质和窑变的不确定特点, 恰好可以比附刘建华多年利用陶瓷进行不断艺术实验的 “熔点” 过程和结果, 也涉及到他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一个视觉 “燃点” 的活跃程度。


刘建华将传统与当代、自然与日常的态度和感受沉淀为这些陶瓷 “物品” 的釉面底色, 以返璞归真和浑然天成的实验方式,在既熟悉又陌生的隔空里, 呈现出人与物之间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之中。并超然物外地体悟出耐人寻味的视觉认知, 抑或透过时光的浮尘去发现、思考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处境。


1342ºC is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when firing ceramics. The exhibition title, 1342oC is part of the series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at has been undertaken by the OCAT Shenzhen, indicating how Liu Jianhua is working within and against the limits of “porcelain” as a medium, as well as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materials and firing process. This also invokes Liu Jianhua’s years of ongoing artistic experimentation with the process and results of “melting points” and relating to his active “igniting poi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Liu Jianhua’s porcelains,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contemporary, as well as the natural and everyday attitudes and feelings have been sedimented into the glazed background of these “objects.” His experimental method comprises a return to nature that allows him to present people and objects in a space that is simultaneously familiar and strange, revealing the slight but specif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objects in everyday life. In addition, the outside world achieves a new form for visual cognition, or rather, we pass through the dust of time to discover and rethink about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受疫情影响

OCAT深圳馆暂不能对外开放。

在此,我们在线上为大家献上作品的细节图,

足不出户,也能细细观展。



---


作 品 介 绍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s



落叶 Fallen Leaves




瓷 Porcelain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2011–2013

 

艺术家希望作品是一种意境, 被散/堆放在地上的这些 仿真“落叶”, 期待观者在不经意的相遇和遐想中生发对于事物的重新认识和判断。

The artist hopes that the work a kind of artistic imaginary. These artificial “fallen leaves” have been scattered/stacked on the ground, anticipating the viewer’s renewed understanding and judgment of things in casual encounters and reveries.



---



绳子Rope



瓷 Porcelain 

192×14×3.5 cm 

2012–2015

 

“悬挂”而起的“绳子”依旧创造出“无意义”或抽空意义, 同时也似乎“抽空”了创作媒介与日常物品媒介之间的差异性, 通向了对该“物”的纯粹观看。

The “rope” created by “hanging” continues to create “insignificance” or evacuated mea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work “evacu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reative medium and the everyday object medium, leading to a pure view of the “object.” 



---



颜色 Color


瓷 Porcelain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2016–2019




制瓷最初的人工揉泥的行为从古沿用至今, 其过程似乎是一种对物膜拜中的敬仰, 这些“颜色”希望达到作品表面宁静而内在力量并置的状态及可能, 也涉及了瓷的单一性与颜色的多元性之间的张力。

Clay has been kneaded into porcelain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the process seems almost a form of worship. These “colors” hope to juxtapose the tranquility of the surface with the objects internal strength, expressing a state of being and its possibilities and creating a tension between the singularity of porcelain and the pluralism of colors.



---



迹象 Trace



瓷 Porcelain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2011



此作品运用了中国自唐代确立的传统美学概念屋漏痕的形式。墨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所有颜色, 满墙的墨滴营造一个既可以近观也可以远望的空间——包容各种无界限感受和思考的空间。

Since the Tang Dynasty, the eaves of a house leaking water has been and important aesthetic concept, while ink represents all colors. Ink drops on the wall create a space that can be viewed both close and far this is a space that contains diverse feelings and borderless thought.



---



雾凇 Rime



瓷 Porcelain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2012–2015



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的环境,而烧制《雾凇》需要很高的窑温。这个作品希望把在日常生活和自然中观察到的一些细微之处可视化。

Fog forms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low, while “Rime” was formed in a hot kiln. This work makes visible the nuances observed in daily life and nature.



---



2012年末 The End of 2012



瓷 Porcelain 

522×252×3 cm

2011



此作品的最初想法来自中国园林窗格的冰裂纹造型。冰裂纹图式的重新面对, 是将一个已有物象重新组合、扩散和延伸并由此达到轻松和自由的状态。

The ice cracked shape of the Chinese garden pane inspired this work. To face age the ice crack pattern is to recombine, diffuse, and extend an existing image, and thus achieve a relaxed and free state.



---



骨头 Bone



瓷 Porcelain 

182×12×10 cm

2008–2009


《骨头》造型是抽象的, 尺寸是放大的, 它很难对应现实中的具象形体。在现实中, 我们需要对任何事情保持距离去面对和判断, 把多余的附属物剔除掉, 还原到它的核心。

The shape of Bone is abstract, and its size has been enlarged, so that it does not have a corresponded reference. In reality, distance allows us to face and judge affairs, remove the extra appendages, and return to the essence.



---



白纸 Blank Paper



瓷 Porcelain 

200×120×0.7 cm 

2008–2019




“白纸”的各个边角有不同的卷翘, 白瓷本身的特质让 这些卷翘看上去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 这种细节将它们与强调使用基本点线面块的西方式抽象或极简区别开来。

Blank paper curls at the edges. The nature of white porcelain makes these curls more subtle. This kind of detail abstracts them from a Western or minimalist style that would emphasize the use of basic points, lines and surface blocks.



---



Sand



陶瓷、耐火材料

Ceramic, fire-proof material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2012–2019





这些用瓷制作的一堆堆沙, 遵循东方文化中以物拟人的形态, 既虚幻又清晰, 既遥远又接近, 是用材料来模拟自然与社会现实中的视觉场景的集中体现和体验。

These piles of porcelain sand conform to an Eastern anthropomorphism, which is both illusive and clear, remote and nearby. It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and experience of using materials to simulate visual scenes in nature and society.



---



线条 Lines



瓷 Porcelain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2015–2019




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书法中最基本的呈现方式; 在西方艺术的发展中, 它又可以说是现代艺术的起端。此作品尝试用一种最传统的材料提炼出从现代到当代的视觉表达过程。

Lines are the most basic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lines can also be said to be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Western art. This work attempts to refine the process of visual expression from modern to contemporary expression via one of the most traditional materials.



---



遗弃 Discard




瓷 Porcelain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2001–2011




在中国瓷都江西景德镇, 自古就有一种非常随意的习惯, 即把烧坏了的“瓷形”打碎, 并遗弃在河边、街道、作 坊 门 口 、炉 窑 外 、垃 圾 场 等 场 所 。此 作 品 “ 模 拟 ” 这 种 方 式, 设想用一种量化的手法来还原一个废弃的瓷垃圾场, 在展场同时设置、增加了俯视的观看角度, 拉开了与作品本身距离的同时, 也更强调了作品的凝聚力量。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in the porcelain capital of China, Jingdezhen, Jiangxi, artisans have casually destroyed burnt-out “porcelain moulds” and left them along riversides, in the streets, near workshop entrances, outside furnaces and kiln, and in garbage dumps. This work “approximates” this practice, using a quantified method to reproduce an abandoned porcelain dump. At the same time, the exhibition site is set up to emphasize the cohesive power of the work through distance and viewing angle.




---


 正 在 展 出 

The Scene of the Exhibition



“艺术家个案研究”

“OCAT15周年”系列项目

Contemporary Artists Case Study Research

"OCAT 15th Anniversary" Series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1342ºC——刘建华作品


展览总监:栾倩、毕大松

策展人:冯博一、王景

Exhibition Directors:Luan Qian、Bi Dasong

Curators:Feng Boyi、Wang Jing

 2019.12.8 - 2020.4.7 

OCAT深圳馆_展厅A\B

OCAT Shenzhen

Exhibition Halls A and B

---


「 开幕图片直播 」

「 导览直播回放 」

「 导览直播回放 」



☞ 冯博一:极度干燥——关于刘建华的艺术

☞  [ 活动回顾 ] 对谈:炼物

☞ [ 开幕回顾 ] 

☞  [ 新展预告 ] 




---


 关 于  艺  术  家 

About the Artist


刘建华

1962年出生于中国江西,1989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雕塑专业,1989年至2004年在昆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2004年起至今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现生活、工作于中国上海。


刘建华以综合材料为主要媒介,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创作。刘建华的陶瓷和综合材料作品反映了近年来不断困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他的《日常·易碎》系列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中首次展出,刘建华将日常用品复制成外表和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性的神秘物体。2008年,他一反先前多年对全球化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引发的诸多问题、焦点的近距离直接关注,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理念来进行创作,从2008年作品《无题》开始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个人语言体系。


刘建华作品受邀参加2019年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巡展、2018年意大利那不勒斯Made in Cloister基金会个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极简主义主题展、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日本第六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三年展、第一届基辅当代艺术双年展、意大利第十四届卡拉拉国际雕塑双年展、第十七届悉尼双年展、加拿大2009年温哥华双年展、第三届南京三年展、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第一届新加坡双年展、第六届上海双年展、2006 釜山双年展、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等展览,以及由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丹麦奥胡斯美术馆、日本东京森美术馆、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伯尔尼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深圳华美术馆、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深圳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中国美术馆、荷兰格罗宁根艺术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路德维希当代美术馆、荷兰眼镜蛇当代艺术美术馆、奥地利埃舍尔收藏博物馆、德国汉堡当代美术馆、都柏林爱尔兰现代美术馆、法国马赛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举办的展览。


刘建华作品还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美术馆(V&A)、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南加州大学亚太博物馆、澳大利亚悉尼白兔艺术中心、迪奥巴黎总部、路威酩轩艺术基金会、意大利佛罗伦萨萨尔瓦多·菲拉格慕博物馆、K11艺术基金会、挪威俾尔根KODE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浦江华侨城、日本十和田市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中国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中国上海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西班牙国家银行艺术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日本原美术馆、中国香港中国会、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等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




---


 关 于 策 展 人 

About the Curators


冯博一

独立策展人、美术评论家。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划、评论、编辑等工作,注重当代艺术的实验性、批判性,关注于边缘、另类的艺术群体和年轻一代的生存状态和艺术创作。撰写有几十万字的论文、评论文章。


策划的重要展览有:“生存痕迹——98中国当代艺术内部观摩展”(北京)、“不合作方式”1、2展(上海、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重新解读——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左手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展”(北京798艺术区)、“今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转世魅影”展(奥地利维也纳埃索美术馆、荷兰COBRA美术馆)、“成都双年展”(成都会展中心)、“七零八落”艺术展(北京798艺术区帝门画廊)、“杂七杂八”艺术展(苏州金鸡湖美术馆)、“透视的景观——第六届深圳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深圳OCT艺术中心)、“移花接木——中国当代艺术的后现代方式”展(华美术馆)、“我的骨肉皮”(纽约亚洲艺术艺术博览会主题展)、“地图游戏:变化动力——国际视觉艺术暨建筑项目”(北京今日美术馆、英国伯明翰博物馆、意大利Terni国际当代艺术中心)、五届“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何香凝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香港奥沙艺术空间、澳门艺术博物馆)、“一种生存实在属性的叙事——中国当代艺术展”(挪威俾尔根美术馆)、“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世代转化的中国创造当代艺术展”(丹麦奥胡斯美术馆)、“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等。是为中国目前最活跃的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之一。


王景

生于1982年、广东。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和纽约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目前生活工作于深圳,任职于OCAT深圳馆研究部。


她(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许志强:瓷砖空间”(招引空间,深圳,2019);“不被察觉”影像展(招引空间,深圳,2018);“大环境——陈侗、田挥双个展”(盒子空间,深圳,2018);“(生成)洁净”(牛棚艺术村,香港,2017);“一次集结:缅怀与重构——2016年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OCAT上海浦江展区,2016);“12点(13小时时差)”(海塞尔美术馆,纽约,2015);“补充说明”(海塞尔美术馆,纽约,2014);“次要的东西”(海塞尔美术馆,纽约,2013);“去——OCAT青年计划首展”(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2010);“出境——广深港澳当代艺术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08);“醒着的,睡着的”——丹尼尔·克诺个展(非艺术中心,上海、博尔赫斯书店当代艺术机构,广州、E6空间,深圳、业社空间,武汉,2008);“这是我的风景——艾伦·茨威格录像展”(非艺术中心,上海、博尔赫斯书店当代艺术中心,广州,2008);“你的身体是我的战场——当代行为展”(非艺术中心,上海,2007)。


她参与OCAT、维他命艺术空间、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等机构的出版物编辑工作。出版包括《当代已然成史:我(们)与黄专》(岭南出版社,2016-2018);《现在时双年展2015》(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2015);“OCAT图书馆系列出版物”之《亚历山大·科耶夫作为智者:鲍里斯·格罗伊斯讲座》、《拉希德·阿拉因在深圳:拉希德·阿拉因讲座》、《克里斯·马克电影中的历史和记忆:郝敬班讲座》(OCT当代艺术中心,2012-2013);《语词、意识与艺术——徐坦“关键词”视觉语言实验项目档案》(岭南出版社,2011);《徐坦:“科云”的词》(维他命艺术空间,2011);《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RIGHTON PRESS,2009);《张培力:艺术工作手册》(岭南出版社,2008)。


她的写作和采访发表于艺术论坛中文网站、《画廊》杂志、《Bomb》杂志、《世界建筑导报》、《外滩画报》等。





闭 馆 福 利

2005-2020那些与OCAT有关的记忆


OCAT15岁啦!开馆以来,我们看到很多观众驻足在展厅中的作品前,专注在讲座的现场中,有过疑问,也有过感触。如果可以,倘若您能想到些什么与OCAT有交集的故事,我们希望在此收集您的记忆。经过允许的部分,将被整理出来,作为送给OCAT的礼物,以微小的鼓励支撑艺术的信仰。同样你们也将获得来自OCAT的答谢,快来参与吧!


☞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留下故事


[ OCAT15周年 | 特别系列 ] 

2005-2020那些与OCAT有关的记忆

OCAT15岁啦!

全年大回顾|步入15岁的OCAT深圳馆在2019年都做了什么?



OCAT深圳馆成立于2005年,位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内,是OCAT馆群的总馆。作为馆群中成立最早的机构,OCAT深圳馆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开创至今,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地址: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OCAT深圳馆

开放时间:10:00 - 17:30(逢周一闭馆)

网站:http://www.ocat.org.cn/index.php/home

微信公众号:OCAT深圳馆(ID: OCATShenzhen)

微博:OCAT深圳馆

Instagram:ocatshenzhen

Facebook: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 OCAT Shenzhen


__________

长按二维码,走进OCAT深圳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